21. 結合地方優勢和特點搶抓機遇。強化地方政府服務功能,深入細致研究當地產業優勢和RCEP國別市場機遇,指導企業開拓RCEP成員國市場,重點推動優勢產品出口。加快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培育外貿發展新動能,鼓勵支持企業完善重點市場營銷渠道。培育建立地方營銷服務平臺,構建國際物流供應鏈服務保障體系,提升物流水平。鼓勵開展產業鏈精準招商,加強外資企業服務保障。(商務部及各有關部門、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2. 幫助中西部等地區提升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鼓勵中西部和東北重點地區加強承接產業轉移平臺建設,積極發揮當地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級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加工貿易產業園等在承接產業轉移中的作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平臺,提升承接產業轉移能力,特別是加大加工貿易承接力度。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通過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等重要樞紐,拓展面向RCEP成員國的經貿合作服務功能。落實《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目錄》和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適時修訂鼓勵類產業范圍,規范企業享受稅收優惠的申報程序。(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3. 發揮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和RCEP的疊加效應。落實好海南自由貿易港相關方案和政策措施,深入研究RCEP規則條款及締約方市場準入承諾,推動在發展現代服務業、提升制造業等方面更快發展。實施好海南自由貿易港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商務部、海南省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4. 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積極推動制度創新。推動落實國務院關于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貿易投資便利化改革創新的政策措施。制定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跨境服務貿易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商務部及各有關部門、相關地方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5. 促進邊境貿易發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繼續加強口岸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邊境口岸通行能力。加快雙邊檢驗檢疫議定書簽署,擴大邊境貿易進口商品品種。優化邊境貿易檢驗檢疫流程。鼓勵邊境地區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促進邊貿電商市場融合發展,為邊貿企業提供通關、物流等優質服務,培育面向國內外的邊境地區商品市場和商貿中心。(商務部、海關總署及各有關部門、各邊境省區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持續深入做好面向企業的配套服務。
26. 建立自貿協定實施公共服務平臺。強化中國自由貿易區服務網服務企業的功能,便利企業了解和查詢關稅優惠、原產地操作、服務投資開放、知識產權、電子商務等規則,就RCEP提供咨詢服務,提供知識產權數據接口等服務支撐。鼓勵地方積極開展自貿協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努力為企業提供優惠關稅政策、原產地證書申領、通關便利化、服務投資咨詢、商事仲裁解決、商業保理等自貿伙伴貿易投資一站式解決方案。(商務部、中國貿促會、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7. 發揮駐外經商機構對企業在海外的服務功能。在RCEP區域的中國駐外經商機構要加大對當地中資企業用好協定的支持力度,鼓勵當地中資企業商(協)會充分發揮提供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服務等方面作用,為企業在當地開展業務合作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提供咨詢幫助。(商務部負責)
28. 增強展會等平臺對貿易投資發展的促進作用。充分發揮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展會平臺服務企業的作用,擴大面向RCEP國家的貿易投資促進和推廣,鼓勵相關地方利用現有展會活動,更好帶動與RCEP國家的對外貿易、雙向投資和技術交流。(商務部負責)
29. 持續做好宣傳培訓。建設解讀RCEP規則和指導實際操作的專家隊伍。通過相關部門自主組織、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加大對中西部地區和中小微企業的培訓力度,結合各地特點和實際需要開展針對性培訓,著力提升中小企業對RCEP規則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商務部、財政部、中國貿促會、全國工商聯、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30. 加強RCEP實施效果跟蹤。深入開展調研,廣泛收集各方面訴求,加強地方和產業對RCEP實施工作的參與。及時查找、分析和解決實施中存在的問題,研究改進實施方法,提升企業利用RCEP的便利性,用足用好優惠措施。(商務部、各地方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組織實施
各有關部門、各地方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全面做好RCEP實施相關工作的重大意義,加強部門聯動、央地協同,按照職責分工抓好貫徹落實,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將RCEP實施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商務部
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
人民銀行
海關總署
市場監管總局
2022年1月24日